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师德典型

2017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简介
发布时间: 2017-08-01 访问次数: 977

    为热烈庆祝第33个教师节,大力宣传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,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“四有”好老师,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,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,现决定组织开展2017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。

一、推选范围

  曾获得过省部级(含)以上荣誉称号,并在教书育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。

 二、推选名额

  采取自下而上、逐级推荐的方式,由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产生候选人(原则上每省推荐2位候选人),从中产生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。

三、推选条件

 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政治坚定,师德高尚,业务精湛,教书育人成绩显著、贡献突出,事迹感人,享有很高社会声誉,具有重要影响力,人民群众公认。

四、活动流程

  1.推荐候选人

  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教育厅(教委)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推荐候选人。

  2.确定候选人

  活动组委会对各地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认真审核,确定64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。

  3.公示投票

  人民日报、光明日报、中国教育报刊登候选人名单及简介,教育部门户网站、人民网、新华网、光明网、中青在线、央广网、中国网、中国教育新闻网、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、新浪网、腾讯网、搜狐网等开辟专题网页刊登候选人名单及详细事迹,面向社会公示,接受群众投票。公示和投票日期:2017年7月6日至7月20日。公众可扫描二维码或登录相关网站(http://uc.jyb.cn/jybuc/web/news_2017kmvote/client/vote_frame.html#/kmvote/14/1),进行电脑端和手机端网络投票。

  4.确定结果

  推选委员会根据投票结果和实际情况,从64位候选人中推选出10名“全国教书育人楷模”。

五、宣传表彰

  教师节期间,将对10名“全国教书育人楷模”进行宣传表彰。

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委员会

2017年7月5日

投票规则

  1.投票时间从7月6日0:00至7月20日24:00。

  2.投票范围为主办单位公布的候选人共64名。

  3.报纸投票方式:参与投票者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,进入投票系统,查看候选人事迹,按提示投票选择支持的候选人。(右侧为二维码)

  4.网络投票方式:点击教育部门户网站、人民网、新华网、光明网、中青在线、央广网、中国网、中国教育新闻网、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、新浪网、腾讯网、搜狐网“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专题”页面链接,进入投票系统,按提示投票。

  5.每个用户全程限投10票,对同一候选人限投一票。在投票过程中,不显示候选人得票结果。

  6.本次投票一律免费。

  7.本次推选活动坚持群众自愿投票原则,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包办投票、指定投给特定候选人等弄虚作假行为。举办单位设立监督举报电话:010-82296625,监督邮箱:super@jyb.cn。

01 钱易

  钱易,女,汉族,1935年12月出生,无党派人士,清华大学教授,中国工程院院士。从教近60年来,她始终坚持以生为本,耄耋之年仍坚守教书育人一线,每次讲课坚持一站到底。她简朴、亲和、谦逊、有活力,不仅注重传授学生知识,更注重引导学生的价值塑造,被学生们亲切称为“钱奶奶”,三获清华大学研究生“良师益友”奖和2015“全国最美教师”荣誉称号。她提出大学绿色教育理念,创建大学绿色教育体系,为我国乃至世界环境科学与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,曾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名师奖、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优秀工程教育奖等。

02 郑丹娜

  郑丹娜,女,汉族,1973年11月出生,中共党员,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教师。从教24年来,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,她关注学生心灵教育,建立了“悄悄话”交流本、“心情晴雨表”、“家庭报喜会”等多种教育方法,提出了“全接纳-慢引导”的教育理念,开办了学校“杨柳书院”,为学生和家长开展国学培训。她还建立了“朝阳区郑丹娜班主任工作室”,培养出多名市区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。曾获全国模范教师、全国优秀班主任、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。

03 王静康

  王静康,女,汉族,1938年4月出生,中共党员,天津大学教授,中国工程院院士。从“六五”到“十二五”,她和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及支撑计划项目,被誉为“中国工业结晶之母”。从教57年来,她一直坚持为本科生、研究生授课,编写教材。作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专家,多次为青少年进行“学术道德”宣讲。她还经常深入学生第二课堂,为学生讲党课、进行课外辅导。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、国家发明奖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国家巾帼发明家等荣誉。

04 孟新

  孟新,女,汉族,1964年5月出生,中共党员,天津市河东区第二幼儿园园长兼党支部书记。从教30余年来,她始终以“教孩子一天,为孩子一生”的信念潜心研究幼儿成长规律与教育方法,确立了“环境教育”办园特色和“教育生态观”办园理念,开创了教师自主推进的专业发展新模式,创立了“导师团+影子工程”的专业技能培养机制,先后培养了多名特级教师、高级教师和市、区级骨干教师,为推动天津市学前教育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天津“八五”立功奖、“九五”立功奖等荣誉。

05 苏富梅

  苏富梅,女,汉族,1957年1月出生,中共党员,河北省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。从教41年来,她执着坚守特教热土,一心扑在残疾孩子身上,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,也让学校跻身于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先进行列。她坚持改革创新,不断拓展办学格局,为学生谋求多方位成才之路。她注重培养学生特长,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摘金夺银。她勤于科研,公开发表多篇论文、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科研项目课题并获国家奖励。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、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、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。

06 徐文平

  徐文平,女,汉族,1968年4月出生,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冯家寨镇中心小学教师。她30年如一日,扎根最偏僻的乡村,默默无闻、无私奉献。她常年担任班主任工作,从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,处处省吃俭用,把省下的钱资助贫困学生。她爱岗敬业,在膝关节半月板切除手术和老父病重的情况下,都没有耽误学生上课。她勤奋钻研,教学科研并重,公开发表了数十篇教学论文。她关注青年教师成长,培养了多位市级骨干教师和县级名师。曾获河北省优秀教师、河北省国学教育先进个人、河北省优秀乡村教师等荣誉。

07 冯建岗

  冯建岗,男,汉族,1964年12月出生,中共党员,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峡口中心小学校教师。他从教33年,任班主任33年,一直坚守在山村基础教育一线。他十分重视德育工作,注重言传身教,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全国红旗中队、山西省模范班集体。作为特级教师,他曾到全县所有乡镇上示范课、做巡回报告和专题讲座,为全体教师树立了良好榜样。2013年9月,他到峡口中心小学校全职支教,与青年教师结对子,培养出多名省、市教学能手。2016年9月支教到期后,他主动申请延长支教时间,辛勤工作,继续谱写农村教育新篇章。曾获全国优秀教师、山西省劳动模范、最美班主任、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。

08 薛晨阳

  薛晨阳,男,汉族,1971年11月出生,中共党员,中北大学教授。他长期工作在本科生教学第一线,讲授物理学科基础理论课程,深入浅出,启迪学生思想。他十分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,鼓励学生开拓未知研究领域,不断提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,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。他和他的团队成功研制出独具特色的MEMS矢量水声传感器,广泛应用于海洋观测,水下目标探测及医疗诊断等领域,获得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。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、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、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、“三晋学者”特聘教授。

09 额尔敦巴雅尔

  额尔敦巴雅尔,男,蒙古族,1968年11月出生,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。27年来,他一心扑在民族教育事业上,始终恪守教书育人、为人师表的教育理想,认为最让老师欣喜的是学生能有所成。他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,有较强的教改意识和创新能力,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手段,开发了大量蒙古语教学课件、教辅资料,有效提升了学生成绩。他坚持以校为家,关心爱护学生,被学生称为“额爸”。他还十分注重教学科研相结合,积极参与民族教育领域的各项科学研究、学术交流,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。先后被评为特级教师、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、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能手等。

10 贺来虎

  贺来虎,男,汉族,1970年4月出生,中共党员,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教师。他致力于农村教育27年,一直都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“献身党的教育事业”的诺言。任教以来,一直兼任班主任及初、高中数学教学工作,认真上好每一节课,27年从未迟到或早退。在教学中,他不断追求、锐意进取,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和规律,学生成绩显著提升。他关心爱护学生,待生如子,长期牺牲假期为学生义务补课或家访,经常慷慨解囊,为学生垫付医药费或学费。他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,广征博学,取长补短,教学水平不断提升。曾获内蒙古自治区先进班主任、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、内蒙古自治区优秀乡村教师、马云优秀乡村教师奖等荣誉。

11 赵哲

  赵哲,女,汉族,1967年8月出生,中共党员,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第二高中教师。在28年的教师生涯里,她始终践行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的精神,长期担任班主任,真心关心关爱学生。她通过“爱心储蓄”和废品回收等方式帮助许多贫困学生,养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。她能蹲下来用欣赏的眼光平视学生,用真诚的爱心与不泯的童心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,善于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。她开设了名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,积极投身教研活动和青年教师培养,带动了许多青年教师快速成长。曾获全国模范教师、辽宁省五一奖章、辽宁省特级教师、辽宁省教学名师等荣誉。

12 杨丽珠

  杨丽珠,女,汉族,1944年5月出生,中共党员,辽宁师范大学教授。她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,两次骨折而“重伤不下火线”,古稀之年仍奋斗在教学工作第一线,始终坚持教书与育人结合、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、教学与科研结合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“四结合”教学原则,创建了教学与实践“双元互动型”教学模式。她对学生严慈相济,用心灵与学生沟通,注重塑造学生健全人格,培养了诸多行业领军人才。她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儿童人格发展与培养的科学规律,首次系统地建构了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中国方案,其研究处在国际前沿。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、全国先进工作者、辽宁省优秀专家和辽宁省“攀登学者”等荣誉。

13 刘建文

  刘建文,男,汉族,1966年3月出生,中共党员,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开通镇明德小学校长。他把教师当作一生的事业,长期扎根乡村学校教学一线,以校为家爱生如子,谢绝高聘放弃升迁,积劳成疾矢志不移,创造性地提出了“和谐教学关系,建设生长课堂”的教学主张和“三环四步目标导学”教学模式。他坚持“明德树人,人人生长”的办学理念,勤奋拼搏、苦心经营,把老大难的薄弱学校发展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。他潜心求索、言传身教,积极创造条件,搭建平台,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学习型、研究型、爱心型教师团队。曾获全国优秀教师、第六届全国小学十佳校长等荣誉。

14 王作斌

  王作斌,男,汉族,1960年1月出生,中共党员,长春理工大学教授。他热爱祖国,品德崇高,2009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,投身祖国教育事业。作为吉林省首批高层次创新人才,在纳米测量、机器人纳米操纵与激光纳米制造领域积极开展工作,致力于创新研究和培养国际型优秀人才。在教学中,他以身作则,高标准、严要求,确保人才培养质量。在生活中,他宽容和善、无微不至,师生关系融洽。在科研中,他以实验室为家,夜以继日,长年不休,刻苦钻研,并将个人每年收入的二十余万元用于中心建设和资助学生,建立评奖制度激励学生从事创新研究工作。曾获中国侨界贡献奖、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。

15 王利

  王利,男,汉族,1976年1月出生,中共党员,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黑岗乡中心学校教师。大学毕业后,传承父志,反哺乡里,他毅然返乡任教,18年默默坚守在农村教学一线,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。他传承父亲义举,利用下班和节假日关心照顾一名卧床不起的重瘫儿童,十几年如一日,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同时积极谋求医治,最终让孩童站了起来,并有了一技之长,能够自谋生路。作为班主任的他积极负责,爱生如子,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模范班级。在教育教学中,他追求卓越,与时俱进,成效显著,是学科骨干带头人。曾获全国模范教师、全国优秀教师、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。

16 吴英姬

  吴英姬,女,朝鲜族,1970年5月出生,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〇八中学教师。从教30年来,她一直工作在农村教育第一线,将全部心血倾注在三尺讲台,潜心从教,无怨无悔。作为英语教师,她探索出“知识框架法”“层次任务法”等教学策略,有效解决了农村中小学英语的衔接难题,走出了符合农村英语教学的创新之路。她坚持每天在学校义务为学困生和住宿生辅导功课到很晚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。作为骨干教师,她把好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,成为广大年青教师成长的催化剂。曾获全国模范教师、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。

17 董君武

  董君武,男,汉族,1968年5月出生,中共党员,上海市市西中学校长。他在教育战线上工作27年,本着“让学生带着笑容走进校园”的教育理想追求,着眼学生的发展,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探索,通过推出创新思维广场、扩建创新实验室、建立免修制度、创设微型讲座、整合实践课程等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项目,促进学生“全面而富有个性”发展。作为长三角校长培训基地负责人,他以多种方式培养带教了许多教育人才,对地方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。在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实践探索中,他十分注重科研引领,以课题研究促发展带队伍,公开出版了多部专著和论文。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、上海市园丁奖、上海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。

18 张黎声

  张黎声,男,汉族,1957年6月出生,中共党员,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。在35年的教学生涯中,他将知识的真理和授课的魅力相结合,逐渐形成了“科学严谨,激情四射,风趣幽默,耐人寻味”的教育风格。他坚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,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价值,将德育和科学素养培养融入课程,将枯燥的专业课演绎成深刻的“人生大课”,让专业教育课堂上出情怀担当,奏响育人主旋律,让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历练与提升,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。他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,用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人格形象“春风化雨”般影响着学生,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,被学生亲切地称为“黎哥”。曾获全国优秀教师、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等荣誉。

19 王建国

  王建国,男,汉族,1957年7月出生,中共党员,东南大学教授,中国工程院院士。从教近30年来,他始终保持对学科前沿发展的敏感性,构思并提出“开放、交叉、融合”为理念的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,确立了有效学习、铸造能力、储备潜力为主体目的的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,创制了五年制连续互动的“3+2”建筑学本科教程结构,率先提出“绿色城市设计”的学术思想,启发师生关注生态问题。他坚持教书育人,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,强调学习知识、运用知识和设计创新的统一,曾指导学生获得Autodesk“建设可持续世界”特别奖等国际建筑设计竞赛奖项。曾获国家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、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、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等荣誉。

20 沈茂德

  沈茂德,男,汉族,1958年4月出生,中共党员,江苏省天一中学教师。在35年教育生涯中,他始终以校为家,坚守教学一线,连续带了12届高三毕业班。他热爱学生,引导教师确立“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”的学生观,竭尽全力为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舞台,将学校建设成“温馨家园”。他忘我付出,长期主动放弃休假,引领学校形成敬业奉献、崇尚科学、追求卓越的“天一精神”。他开拓创新,建设“丰富课程”,致力于创新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的科学研究和探索,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。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、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、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等荣誉。

21 苏德矿

  苏德矿,男,汉族,1958年8月出生,中共党员,浙江大学教授。从教30年来,他坚守在本科生教学一线,概括出“懂、透、精、趣、情、德”讲课六字经,把深涩难懂的《微积分》讲得妙趣横生,更在讲课中向学生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。他先后开辟了“微博课堂”“课程录像”和“直播课堂”,目前微博粉丝已有12万多人,发起了“课堂直播”70多场,最多时有数千人同时在线观看。他每天戴着1500多度的眼镜,甚至冒着视网膜脱落的危险,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。他积极参加学校各种公益活动,给大学生们做《大学生活,有梦想,更要坚持》的演讲,深受学生欢迎,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“矿爷”。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、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、全国最美教师等荣誉。

22 张赛芬

  张赛芬,女,汉族,1969年1月出生,中共党员,浙江省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教师。她扎根海岛职教一线28年,以爱岗敬业、立德树人为己任,率先提出“蓝金领”概念,确定了职校生的终极培养目标。她常年担任班主任工作,坚持以身作则,带领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道德品质,所带班级每年都被评为学校先进班级。为给学生树立榜样,作为英语专业教师的她通过努力考取了钳工中级工证书,将对学生的管理延伸到了车间。学生在她的精神鼓舞和带动下刻苦钻研,专业十分扎实,深受用人企业欢迎。曾获全国模范教师、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、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。

23 路丙辉

  路丙辉,男,汉族,1968年10月生,中共党员,安徽师范大学教授。从教25年来,他秉持“学生的需要就是我的工作方向”的教育理念,为学生创立了师生交流平台“丙辉漫谈”,目前已经义务为学生举办漫谈300多场,撰写“丙辉漫谈”网络专栏笔谈20余万字,为学生思想问题答疑解惑。他深入一线,先后8年担任学生辅导员,指导学生创立6个学生社团,担任其中5个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,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,探索出一套“易操作、可推广、有实效”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,形成了“感情充沛、亦庄亦谐、深入浅出、极富张力”的教学特色,成为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。曾获全国师德标兵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3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等荣誉。

24 龙鹏飞

  龙鹏飞,男,汉族,1980年12月出生,中共党员,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中心学校教师。他十几年如一日,一心扑在乡村教育教学一线,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创新融合应用。他致力家校共育,引领阳光留守,成立“彩虹桥工作室”,形成了彩虹桥信息化应用系列化的矩阵成果。他带领团队不断开发能适合农村教学环境的免费教育产品,服务一线教育教学,还先后与区内的中小学开展远程合作和精准帮扶活动,为新型乡村公共教育服务奉献智慧与力量。曾获全国首届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大新闻人物、安徽省特级教师、安徽省十佳乡村好青年等荣誉。

25 尤民生

  尤民生,男,汉族,1954年10月出生,中共党员,福建农林大学教授。33年来,他多次放弃留在国外和行政机关任职的机会,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农业教育科技事业。他在小菜蛾等重要害虫的灾变机理研究、防控技术研发、产业化示范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。2013年1月,他率领的团队向全世界率先公布了首次破译的小菜蛾基因组。他热爱学生,注重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,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,多次带学生下乡或到合作企业开展调研和技术指导。曾获全国优秀教师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、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等荣誉。

26 林德龙

  林德龙,男,汉族,1969年10月出生,中共党员,福建省漳平市官田中心学校教师。29年来,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,长期躬身一线农村基础教育工作,始终秉持一个观念:“没有爱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。”他爱生如子,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,而且关心学生的生活,尤其对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,给予了更多的关爱,所带班级学生整体成绩优异。在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的同时,他也以高度的责任感挑起家庭的重担,对身患重病的妻子和父亲,不离不弃,悉心照顾,用无私的爱为家人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。曾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、入选“中国好人榜”等。

27 翁俊水

  翁俊水,男,汉族,1958年4月出生,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秦峰霍村小学教师。40年来,他一直在霍村小学任教,为了孩子不失学,他走遍了霍村的每一个角落,多次为学生垫付学习费用。他关爱留守儿童,积极为留守儿童创设活动场所,经常利用课后时间走访留守儿童家庭。他热爱学生,钟爱课堂,在右手骨折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上课,所教班级学生成绩优秀。他勤于钻研,勇于创新,探索出“互助体验式”教学法和“讨论式”“竞赛式”“趣味化”的教学活动。曾获江西省劳动模范、“感动江西”年度人物提名奖等荣誉。

28 刘义保

  刘义保,男,汉族,1967年9月出生,中共党员,东华理工大学教授。他不忘初心,立德树人,28年来一直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核心课程,总结出来一套“磁力”式的教学方法,将知识的传授与育人相结合。他非常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训练,指导“挑战杯”等全国科技创新竞赛。他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,在多次开展名师讲座,引导青年教师“站上讲台”“站稳讲台”“站好讲台”。他积极推进科技服务地方和行业、不遗余力地进行科普宣传,有效引导师生主动走近核科学世界。曾获全国优秀教师、江西省教学名师等荣誉。

29 王绪堂

  王绪堂,男,汉族,1963年2月出生,中共党员,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孟良崮实验学校教师。从教32年以来,他一直扎根山区农村小学,关注留守儿童,深入班级和家庭全面调查了解,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,摸索出“留守儿童五个一工作法”,为山里孩子擎起一片蓝天,被亲切称为“沂蒙柴哥”。他创新开发出石头树叶快乐育人法,利用沂蒙乡土资源,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,创建了孟良崮奇石根艺树叶小泥塑展室,其中部分学生作品在北京鸟巢、国际会展中心展出。曾获全国师德标兵、山东省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。

30 彭实戈

  彭实戈,男,汉族,1947年12月出生,中共党员,山东大学教授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他39年如一日,执着于金融数学教育事业和科研工作,和法国数学家Pardoux教授一起开创了“倒向随机微分方程”的新方向,成为研究金融产品定价的重要工具。他注重多层次全方位推动教育教学工作,尤其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,提出“家文化”的概念,利用优秀校友资源,以学子间的代际传承,引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远大抱负,把传授科学知识与学生品德教育相结合,形成了独特的育人理念和教学方法。曾获全国优秀教师、全国模范教师、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等荣誉。

31 郭天财

  郭天财,男,汉族,1953年6月出生,中共党员,河南农业大学教授。参加工作40年来,他一直坚守教学和科研生产一线,坚持言传身教、严谨治学,要求学生德才兼修、勇于创新,“把论文写在土地上”。他主持创造了一系列小麦高产典型,引领了小麦高产栽培方向;积极为各级政府提供技术咨询;主持建设了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,为我国小麦持续增产、作物学科建设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。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等荣誉。

32 郭春鹏

  郭春鹏,男,汉族,1976年12月出生,中共党员,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杨楼镇第一中心小学教师。1997年,他放弃留在县城工作的机会,自愿到家乡最偏远的山村支教。1998年,他为了保护学生人身安全,不幸因公致残。他爱岗敬业,强忍伤痛,精益求精,18年来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。他热心公益、无私奉献,力所能及帮助孤寡老人,资助特困学生近百名。他不断学习、刻苦钻研,经常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“送教下乡活动”,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。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。

33 刘发英

  刘发英,女,土家族,1970年3月出生,中共党员,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教师。1991年大学毕业后,她主动选择了扎根边远贫困山区教育一线,把全部的爱奉献给大山的孩子,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“英子姐姐”“英子妈妈”。2005年,她在网络上注册“英子姐姐”的网名,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网络助学工作,探索出了“一对一”全公开透明的资助模式,募集到1600余万元助学资金,帮助湖北省内外2700余名贫困学生圆了读书梦。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。

34 殷鸿福

  殷鸿福,男,汉族,1935年3月出生,中共党员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教授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他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,坚信“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”,塑造了德高望重80岁高龄老院士坚持一线本科教学的感人场面。他注重言传与身教相统一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,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学风、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,实践了一条博大仁爱的培养地学杰出人才之路。他注重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,通过科学研究积极为国家争得荣誉,探索了一条基础地质学科的教书育人与国家需求完美结合之路。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。

35 吴才有

  吴才有,男,汉族,1972年7月出生,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大盛镇中心小学教师。从教25年来,他一直坚守在偏远乡村小学教育一线。2000年,他因公致残,为了不耽误学生课程,他把病床搭到讲台边,坚持为学生上课。他坚持以满腔热情和加倍努力投入教育工作,教学质量在当地名列前茅。作为班主任,他爱生如子,经常为学生垫付学杂费,25年来资助贫困学生达60人以上。在家庭中,一家人和睦亲热,互敬互爱,荣获“全国文明家庭”。曾获全国优秀教师、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。

36 陈立云

  陈立云,男,汉族,1949年11月出生,中共党员,湖南农业大学教授。42年来,他始终坚守教学一线,坚持给本科生上课,无微不至关心学生,注重学生人品、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,为学生做好“私人定制”人生规划。他治学严谨、潜心教学科研,积极帮助和关心青年教师发展,带领团队在杂交稻育种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他情系“三农”、淡泊名利、无私奉献,真正把农民装在心里、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,在种子生产技术突破、水稻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重大成就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曾获全国模范教师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、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。

37 黄天骥

  黄天骥,男,汉族,1934年9月出生,中共党员,中山大学教授。从教61年,他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。耄耋之年,仍为本科生开设公选课,甘守三尺讲台诲人不倦。他注重学生专业培养,创新教育模式,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“固本培元”“开拓创新”的教学理念,开创了“百篇作文”制度、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。他关心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,努力践行对学生的承诺,彰显了高尚师德。他以身作则,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责任感和家国情怀,要求学生力避学术不端、学术造假等问题,做出有底气的道德文章。曾获全国模范教师、国家级教学名师等荣誉。

38 邓晓红

  邓晓红,女,汉族,1973年9月出生,中共党员,广东省深圳市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。她从事特殊教育21年,始终心系特殊儿童,坚守着“教好一个孩子,点亮一个梦想,幸福一个特殊孩子的家庭”的信念,全心投入盲生教育。她勤于钻研、勇于担当,坚持做盲生的“眼睛”,不断创新教学方法,大力推广课外阅读,用心挖掘盲生听力优势。她倾情班主任工作,以爱育人,采用“梦想激励、爱心赏识、书香滋润、活动引领”的班级管理模式,激发出每个学生的潜能,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。她乐于钻研,勇于创新,积极创建“省特支教学名师工作室”,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。曾获全国模范教师、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全国特教园丁奖等荣誉。

39 黄业珍

  黄业珍,女,汉族,1965年7月出生,中共党员,广西北流市六麻镇上合小学水表分校教师。她甘守清贫,爱生如子,用大爱坚守在深山教学一线33年,诠释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。她不畏艰险,百折不挠,在家人接连遭遇不幸的情况下,她依然选择了坚守三尺讲台。她爱岗敬业,业务精湛,主动自觉参加函授学习提高学历和教学技能,认真钻研教材,积极进行课改,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和创新,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。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,用实际行动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,坚持着大山深处“爱的守护”。曾获全国模范教师、全国五一巾帼标兵、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。

40 王双飞

  王双飞,男,汉族,1963年9月出生,中共党员,广西大学教授。26年来,始终把教学育人放在第一位,坚持为本科生、研究生讲授专业课程,积极将有关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,教学效果良好。他以身作则,注重学术诚信,要求学生和团队实事求是,坚持创新、敢于突破、精益求精,把工作都做到极致,通过不懈努力打破了跨国公司多项技术垄断,为造纸行业落实国家“水污染防治行动技术”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与装备支撑。他以科技兴国为己任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前沿和致力打造产业升级,为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。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。

41 林明祥

  林明祥,男,汉,1962年4月出生,民盟盟员,海南师范大学教授。从教33年来,他一直坚持以“好教师”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致力提高“德、智、体、技”,勤于耕耘,大胆创新,形成了“教学活、训练实、重启发、育能力”的教学风格,为海南省中专、中学培养了多名体育学科骨干、带头人。他心中始终装着学生,对学生一视同仁,尤其是对那些表现差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,更是关爱有加。作为学校男子排球队主教练,他因材施教,知难而上,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,形成一套“活、快、巧、变”的技术战体系,培养一支有特色的男子排球强队。曾获全国师德标兵、明德教师奖等荣誉。

42 屈韬

  屈韬,男,汉族,1974年3月出生,中共党员,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教师。从教20年来,他一直坚持以情育人,无私关爱着每一个学生,经常从经济上和从心理上帮扶家庭贫困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。他注重培养学生团队精神,加强班级凝聚力,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,加深师生情谊,帮助学生养成了善良、正直、坚韧的美好品格。在教学中,他实践着“严于律己,率先垂范”的信条,坚持以身作则,刻苦钻研,兢兢业业,以扎实的学识和突出的教学水平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,被媒体誉为“海南省最牛班主任”。曾获全国优秀教师、海南最美教师等荣誉。

43 赵伶俐

  赵伶俐,女,汉族,1955年3月出生,无党派人士,西南大学教授。她坚守教书育人本分,35年来坚持为本科生上课,并结合一线教师实际,为各学段各学科教师进行培训。她坚持研究教学理论向教学行为技术与艺术的转化,创建了确保教学有效的“TVS教学技术与艺术体系”。她对美育事业情有独钟,2015年捐资100万元,设立了“西南大学伶俐美育基金,”引导美育工作者“以美育人”。她酷爱阅读,博览群书,不断探索跨界教学方法。她热心公益,关注留守儿童,积极参与教育扶贫。曾获曾宪梓基金全国优秀教师一等奖、重庆市名师等荣誉。

44 丁小彦

  丁小彦,女,汉族,1965年3月出生,中共党员,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教师。从教35年来,她爱生如子,坚持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心田,用童心母爱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,人人获得成长,所教班经常被评为各级先进班级。她勇于创新,用心缔造完美教室,进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,推进巴蜀儿童读书工程,让语文教材“立”了起来。作为在领雁工程中负责牵手的巫山实验小学的大使,她创造性开展“1+1+N”城乡学校文化互助超市建设,探索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模式,帮助乡村学校教师快速成长,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,综合素质全面提高。曾获全国优秀教师、重庆市“三八红旗手”等荣誉。

45 张莉

  张莉,女,汉族,1969年7月出生,中共党员,四川省自贡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。28年来,她一直坚持“教育要大观,落实在细节”的工作作风,聚爱于心,爱生如子,平等对待每个残疾学生,尤其是学困生。为了让手语在更大的范围普及,让聋人更好地融入社会,她和同行、专家一起通过课题研究固化了自贡地区418个手语词汇,积极开展“了解孩子,走进孩子”家长手语培训和“学手语,畅沟通”社区活动等,让社会了解聋人、走近聋人、帮助聋人。为了更好保护聋生成长,她组织编写了《初中聋生防诱骗的对策》手册,得到国内其他聋校的认可与借鉴。曾获全国优秀教师、四川省师德标兵等荣誉。

46 廖占富

  廖占富,男,汉族,1969年12月出生,中共党员,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碧溪小学教师。他和妻子坚守山村基础教育一线29载,始终坚守“教书先教人,严在当严处,爱在细微中”的育人理念,秉承“三心三雅两发展”的办学追求,让山村留守儿童享受到完整的父爱和母爱,托起了山里娃的梦想。他们热爱教学,精益求精,坚持跟进新课标理念。利用空余时间不断加强学习,并通过自学取得了专科文凭,逐渐成为了学校骨干教师、片区名师。他们的执着坚守和敬业精神逐渐改变了乡村的落后面貌,有40多人考上大学还有不少学生成了致富能手。曾获全国师德楷模、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。

47 许亮

  许亮,男,汉族,1977年10月出生,中共党员,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。从教17年来,他坚持立德树人,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,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。他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,每年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型竞赛,均取得优异成绩。他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教学研究,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厅级奖项。他坚持锤炼教学基本功,以“匠人精神”孜孜不倦地追求教学水平的提升。2014年8月,在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,获得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组全国一等奖,为贵州省高等教育创造了历史性突破。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。

48 任保平

  任保平,男,汉族,1958年8月出生,中共党员,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向阳路小学校长。从教42年来,一直坚守小学教育一线。他构建的“任保平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探究与实践”七类工作模式,成为贵州省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典型。他思想超前,贴近时代,找准扶贫必先扶智的工作主线,利用省级名师工作室作为研修平台,率先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。他关爱青年教师,坚持为教师的成长穿针引线,打造教学明星,培养培训了多名青年骨干教师。他注重反思,潜心钻研,撰写了多部论文与专著,对教师更好开展教学科研起到指导作用。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、贵州省特级教师、首届贵州省教育名师等荣誉。

49 董从华

  董从华,男,汉族,1965年3月出生,中共党员,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。30年来,他一直奋斗在职业技术教育第一线。他始终坚信“不求留世名言,只做在世善事”,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传授,还注重道德培养,以身作则,做学生成才的引路人。他提出“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好,身心健康,具有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”的办学理念,提出学校形象、教师形象、学生形象的标准,努力推动学科建设、校企合作、职业培训鉴定改革发展等,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职业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。曾获全国技工学校优秀教师、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等荣誉。

50 李德祥

  李德祥,男,哈尼族,1960年12月出生,中共党员,云南警官学院教授。从教38年来,他一直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,以“忠诚、责任、奉献”作为座右铭,在教学中严格自律,认真钻研教学方法,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。他对学生始终做到“爱心、耐心、细心”,时刻关爱学生。他率领团队创立了简便实用的“防暴棍法”和“盾棍战法”,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。他还承担了对美、英等20多个外国留学生、华籍教师培训中华武术、警察防卫控制的教学任务,数年来共计培训外警3000余人,为我国与国际警察交流合作作出了贡献。曾获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、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。

51 拉巴潘多

  拉巴潘多,女,藏族,1969年2月出生,中共党员,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教师。从教23年来,她担任了21年班主任,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。她真心关爱学生,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,身患疾病却一直坚持工作。她经常无偿资助贫困学生,为学生垫付医药费,累计帮扶130余人。她潜心钻研教学,形成了“平等、信任、交流、关爱、影响”的独特教育理念。她克己奉公,淡泊名利,多次婉言谢绝调动到行政事业单位,毅然选择继续坚守教育岗位。曾获西藏自治区首届名师、全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。

52 周德仓

  周德仓,男,汉族,1962年5月出生,中共党员,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、院长。他爱岗敬业,乐于奉献,为西藏地区培养新闻专业人才2000余人,成为西藏新闻宣传领域的骨干力量。他勇于创新,开展西藏新闻传播史和藏语报刊史研究,填补了学术领域空白。他还积极投身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,推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新闻学院共建,加强与其他高校合作交流。他担任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果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,积极投身西藏强基惠民工程。曾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、西藏自治区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荣誉。

53 李华

  李华,男,汉族,1959年12月出生,中共党员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、教授。他是新中国获得国外葡萄与葡萄酒博士第一人,创办了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。他一直秉承“耕土耕心、酿酒酿人”的教育理念,强调案例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。他先后设立了“李华科研基金”和“金葡萄创业奖”,激励学生努力学习,奖励毕业生中的优秀学子,他和团队培养的学生占全国葡萄酒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80%。他还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,促进西北等葡萄产区年增收32.5亿元,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改善产区生态起到了重要作用。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、国家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、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。

54 张存贵

  张存贵,男,汉族,1960年5月出生,中共党员,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温水镇峰山小学校长。37年来,他拖着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伤腿走上了三尺讲台,一直坚守梦想,用行动诠释着教育大爱。他关爱学生,经常为学生购买学习或生活用品。2008年“5.12”大地震,他用自己的工资为全校师生及时搭建了抗震棚。从2007年至今,他每年冬季为师生义务烧暖气,并叫妻子到学校帮忙做饭。2013年他还争取资金30万元,改善学校硬件环境。他一直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首位,不断提升教学质量,成为乡村教育的业务骨干。曾获全国模范教师、全国首届“启功教师奖”提名奖等荣誉。

55 乌日娜

  乌日娜,女,蒙古族,1964年12月出生,中共党员,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学校教师。她用一颗炽热的育人之心温暖着留守儿童的心灵,让他们感受到“乌妈妈“暖暖的爱。她用一颗对教学和科研的热情之心探索育人之路,摸索出“读、议、做、讲、练、思”的教学方法,积极推动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齐头并进。她用一颗教育者的责任之心情系民族教育发展,不计得失,热心帮助青年教师成长,为教育发展培养青年教师接班人。她用一颗赤子之心弘扬民族传统文化,历经重重困难,编写传承民族文化校本教材,研究民族文化传承途径和方法。曾获甘肃省园丁奖、甘肃省特级教师等荣誉。

56 南志标

  南志标,男,汉族,1951年10月出生,中共党员,兰州大学教授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。他扎根西北48年,始终坚守“教学和科研为教师安身立命之本”的初衷,执着前行,锲而不舍。即便在右眼完全失明、左眼历经多次青光眼和白内障手术的情况下,他仍然在教学中亲力亲为,生怕耽误学生的事情。他以艰苦奋斗、精益求精的扎根精神,创建了草业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,针对草地退化严重、高山草原条件严酷、草地生产病害肆虐等情况,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,并在全国推广,累计挽回损失2.1亿元。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等荣誉。

57 刘秀青

  刘秀青,女,蒙古族,1970年7月出生,中共党员,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秀麻乡斗后索寄宿制小学教师。23年来,她一直从事汉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。作为学校唯一一名汉语女教师,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和与藏区群众沟通,她用两年多时间练就一口流利的藏语,终于与学生打成一片。作为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,她像母亲般事无巨细地关心着学生的衣食住行、吃喝拉撒,成了当地学生及群众心里亲切的“妈妈老师”“阿妈小刘”。在教学中她积极探索,勤于实践,做好新课改的模范带头人。曾获全国最美乡村教师、青海省“十杰教师”等荣誉称号。

58 格平措

  格平措,男,藏族,1973年6月出生,中共党员,青海省玉树州八一孤儿学校副校长。24年来,他一直扎根在玉树基础教育的最前沿,从事针对孤儿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。日常学习和工作中,他处处关心学生、帮助学生,经常找学生谈心,用慈父般的关怀化解学生心灵创伤,渐渐成学生知心好友。他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意识,把“学知识”和“学做人”结合起来,在育人中全力推行自信教育。2010年玉树大地震后,他不顾个人安危,第一时间冒着生命危险,带领其他教师用双手挖出了压在废墟下的5名学生,投身到灾后复课和重建校园工作中。曾获青海省教育系统玉树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、青海省“十杰教师”等荣誉称号。

59 陈晓秋

  陈晓秋,女,汉族,1971年10月出生,中共党员,宁夏长庆小学校长。她从教26年来始终坚守教学一线,时刻用“追求卓越、做最好的自己”来时常鞭策自己。作为教师,她悉心钻研教材教法,虚心向老教师请教,主动承担校内外公开教学活动,努力钻研,不断进步,成为教育教学中坚力量。作为专家,她先后受聘银川师范学校和宁夏大学,不断提升教育管理能力。作为校长,她始终坚信“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”,坚持创新管理,搭建平台,改善硬件和软件环境,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打造成银川“城东名校”。曾获全国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、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辅导员等荣誉。

60 马旭

  马旭,男,汉族,1970年5月出生,中共党员,宁夏师范学院教授。他20余年扎根山区,倾心教学,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,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的差异,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、自主意识、合作意识,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、学习自主能力和自律能力,为宁夏及周边地区培养了3000余名“留得下、用得上、扎得住、干得好”的人才。他十分注重科研对教学的促进和引领,捕捉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,开展针对性的科学研究,先后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家级项目,课题成果应用于盐池等山区,明显提高了基层农村信息化水平,使百余万群众受益。曾获“十三五”宁夏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。

61 艾米拉古丽·阿不都

  艾米拉古丽·阿不都,女,维吾尔族,1983年5月出生,中共党员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幼儿园园长。她本着“一切为了孩子”的宗旨,认真钻研,开拓进取,确定了“一个目标、两个明确、三个提升”的总体工作思路。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,她坚持以身作则,带领少数民族老师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,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。她遵循“以情感人、以德育人、以理服人”的管理理念,以真诚的态度、坦诚的交流赢得了孩子的信赖、家长的尊重、教师的支持。曾获自治区优秀乡村教师等荣誉。

62 蒲加良

  蒲加良,男,汉族,1967年12月出生,中共党员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塔秀乡中心小学教师。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,28年来一直坚守在乡村学校教学一线。作为班主任,他把“爱心成就教育”当做座右铭,坚持用爱心育人,用细心和责任心温暖学生。他勤于学习,刻苦钻研,积极参加教研和课改活动,探索出了“阳光课堂教学模式”,打造了“高效课堂”,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。曾获全国优秀班主任、自治区优秀乡村教师等荣誉。

63 谢贤碧

  谢贤碧,女,汉族,1962年11月出生,中共党员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中学教师。从教33年来她一直坚持在一线工作,首创的双语教学模式在兵团享有盛誉,为兵团民族团结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。她坚持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,努力开发学生潜能,不让一个学生掉队。她力求营造和谐、民主、活跃的教学氛围,让学生尝试合作探究式学习,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,学习效率明显提高。她以忘我精神对待工作,以校为家,抓好学校“五支队伍”建设。曾获全国优秀教师、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。

64 张旺锋

  张旺锋,男,汉族,1965年8月出生,中共党员,新疆石河子大学教授。他热爱教育,坚持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。他重视学生培养,将学农爱农的专业教育融进课堂教育。他重视教学梯队建设,通过“送出去、请进来”的教学梯队培养理念,与“传、帮、带”的传统模式相结合,分层分级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计划,加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。他重视产学研相结合,及时将研究成果迅速推广应用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曾获宝钢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教师奖、自治区教学名师等荣誉。